环球钢琴网首页 > 钢琴谱 > 谱集

谱集D大调第二交响曲 Symphony No.2 in D Major Op.36

古典计划 2014/04/24创建
《D大调第二交响曲》Symphony No.2 in D Major Op.36,1801年开始创作,1802年完成于维也纳。1802年,贝多芬预感他将要完全失去听觉,这部作品是贝多芬与命运的搏斗中完成的,是贝多芬重新对生活充满信心、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首赞歌,同时也可以将其看成对其《海利根施塔特遗嘱》Heiligenstadt Testament * 精神内涵的音乐化提炼和总结。这部作品也被称为“英雄的谎言”。有一位莱比锡的著名评论家这样描述这部作品:“一头粗野的怪物,一条被刺伤了的龙,不肯死去,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时(末乐章)还怒不可遏,用尾巴狂怒的抽打,直至在痛苦的挣扎中僵死”。作品于1803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首演。 或许这部《第二交响曲》是贝多芬所有九首交响作品中最不起眼的,但我们决不能就此忽略它的艺术价值,其实只要仔细看了前面的篇章,您就应该意识到它对贝多芬而言重大的意义。对于这部作品的看法,不同的评论家有不同的观点。有些人认为整部作品洋溢着乐观向上的“青春气息”以及对生活的渴望。但也有人认为,《第二交响曲》的前两个乐章“光明与黑暗始终在进行着搏斗,黑暗似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”,直到第三、第四乐章才是真正的属于欢乐、胜利的旋律,他们称这部作品走了两个极端。但无论如何,在思想性上《第二交响曲》已经超越了《第一交响曲》,他更富有内涵和哲理。而在艺术性上,则依然稍稍带有莫扎特、海顿时期的影子,但属于贝多芬自己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,越来越丰富了。在经历了死亡的阴影后,作曲家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,所以在独创性方面也显得越加个性化和大胆。《第二交响曲》虽无出名的乐章和段落,也没有很大名气,但其将思想和旋律的冲突性融为一体,很能体现贝多芬坚韧的个性风范。 这部作品包括四个乐章: 第一乐章,柔板,朝气蓬勃的快板。包括富浪漫与神秘色彩的引子和活泼的第一乐章,主题刚劲、喧闹、活泼,副题是木管奏出的歌唱。 第二乐章,小广板,弦乐组宽广的流动,木管乐器温柔的回应。 第三乐章,谐谑曲,快板,主题仿佛成了神话中的舞蹈场面,中段有优雅的木管三重奏。 第四乐章,极快板,柏辽兹称它为第二谐谑曲,充满了活泼与欢乐。 Ps:*《海利根施塔特遗嘱》Heiligenstadt Testament —— 1802年4月份,贝多芬接受了医生的劝告,离开了闹市区,来到位于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休养。虽然腹泻病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,但耳疾依旧越发加重,贝多芬甚至时常有预感,自己将很快会告别这个有声世界,而变成一个彻底的失聪者。在来到海利根施塔特半年后,贝多芬开始感到寂寞与绝望,以至于写下了一份遗书,向自己的兄弟和朋友交待了后事,这份文献后来被称之为《海利根施塔特遗嘱》。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