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第八钢琴奏鸣曲》Piano Sonata No.8 S.364a,作于1990年,是奥恩斯坦最后的一部钢琴作品,演奏时间近三十分钟,它扎根于一战之后出现的“野蛮风格”Barbaro Style ,也就是将钢琴当成打击乐器使用。其中处处充斥着刺耳的音响,让人联想起艾夫斯,某些段落还令人联想起普罗科菲耶夫二战时期的钢琴奏鸣曲,但这绝对不是对他们的模仿。同一主题素材在作品中多次出现,但均以惊人的不同方式表现。全曲共三个乐章,每个乐章均有标题,其中第二乐章还分成四个部分,每个部分亦有各自的小标题: 第一乐章“动荡和略带讥讽的人生”Life's Turmoil and a Few Bits of Satire,生动的,3/4拍,奏鸣曲式。其中的三个主题素材是:色调丰富的斯克里亚宾风格主题、简短的印象风格主题、托卡塔风格主题。三个主题循环和发展,以第一主题为核心,构成这个现代风格的大型奏鸣曲乐章。 第二乐章“阁楼里的回忆-洒泪永逝的童年”A trip to the Attic - A tear or Two for a Childhood forever Gone ,共由四段音乐组成,宛如一部儿童钢琴组曲,描绘的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阁楼里展开童年时期的旧照片和玩具,回忆已经永远逝去的美好时光。音乐既充满童趣,又深情感人,催人泪下。 1. 小号兵 The Bugler ,G大调,2/4拍,小快板。 2. 迷路的小孩的悲歌 A Lament for a Lost Boy ,升f小调,3/8拍,中板。 3. 残缺的摇篮(摇篮曲)A Half-mutilated Cradle - Berceuse ,降e小调,4/4拍,行板。 4. 旋转木马和手摇风琴 First Carousel Ride and Sounds of a Hurdy-Gurdy ,升f小调,2/4拍,快板。 第三乐章“教条与即兴”Disciplines and Improvisations,2/4拍,快板,狂暴的回旋曲。三个主题再次出现,但变成以托卡塔风格主题为核心。主题激烈地发展,直至激动人心的高潮,展现了辉煌的钢琴技巧。这是奥恩斯坦——一位年过九十岁、精力充沛的老人的热情宣言:“伙计,您看我这老顽童还能活多久呢!”
评论 0条评论
精彩评论
最新评论